第146章
即便是这样,他却依旧还是支持着自己的儿子,只因为他们需要一个在神捕府发声的代理人。
夏晓婉平日里算是光占坑不发声的那一类,实际上她其实算唯一的中立派。
唯有楚星流与武铁冲才会在神捕府衙门里帮着顽固派的人说话,以及提防新学派借着由头滋事。
现在,他的儿子死了,如何能让武世举不伤心难过?
同时,这对于顽固派来说也是一记重拳。
“杀!一定要杀了他!为我儿报仇!”武世举双手捏得咯咯作响,只恨不能手刃仇人。
可偏偏,他怂了。
数百年前,兵部尚书作为朝廷武将之首,相当于现代的国防部部长,是由武将兼任的。
那时候,兵部尚书也称大司马。
而直到近百年间,文人掌权,武人掣肘,兵部尚书的位置便交由文官来担任。
虽然这个时候的文官跟关宁所知道的文官不同。
这个时代的文官大都算得上文武双全,多少也通两手武艺,但比之武官肯定是不如的。
武世举自然也知道,以自己这两手,真想要了关宁的命,那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一条毒计便开始在他的心中滋生开来。
他必杀关宁!
......
于是,第二天,完全截然相反的两种论调就开始甚嚣尘上。
第一种,有人说关宁为民一怒,格杀草菅人命的酷吏,是大大的好事,是为贫苦人伸冤,为百姓发生的好官。
另一种,则拿关宁大破戎族的事来说事。说他将数万戎族活活烧死,足以见他心狠手辣。杀掉神捕府的捕头不过是他一时兴起,不过歪打正着。
总之,两种论调开始相互争吵。
有趣的是,宣扬第一种的,往往是最底层的百姓。
而宣扬第二种的,却是士大夫阶层的人。
两方寸步不让,互相攻讦,在京城闹得沸沸扬扬,甚至有往京城四周扩散的趋势。
而这,也让赵光义觉得大为头痛。
谁特么给他画蛇添足了!
本来按照赵光义的计划,先让人带头在皇城根下喊冤,然后自己再出面,给自己塑造一个爱民如子帝王形象。
再顺应民意,轻判关宁,从而在保下关宁的性命之余,维护律法的尊严。
这也是之前关宁跟他说过的,法律远大过天的道理。
他身为皇帝,必须要带头遵守法律,否则法律就毫无尊严可言。
可现在,不知道是哪个王八蛋跟自己唱反调,鼓吹关宁暴虐成性,理应处斩,并且还颇带起了一番节奏,就让赵光义的顺应天意也变得没有那么顺了。
现在,反而不好办了。
“小李子,给我查!给我找到这个源头,我倒要看看谁敢掀朕的桌子!”赵光义怒不可遏地说道。
“是,爷,奴才这就去。”李公公点了点头应了一声,随后便去联系自己手下的东厂高手去了。
“看样子,朕是真的低调太久了,有些太过于和善了啊......”赵光义冷眼看了一眼空无一人的尚书房,双眼微眯,冷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