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你小子会摔跤啊?”
我点点头。
“学过武?”
“形意散手,我还没用擒拿呢,否则非把他胳膊掰断!”
“你还挺得意是吧?”
“没有,没有。”
“高中时,打过架吧?”
“我从小学就打架,论街斗,打野架,一般人不是我的对手。”
“噢,那我得肃然起敬了?”
“不敢,不敢。”
教官一笑:“有什么不敢的?这才叫格斗,咱们警察就得学综合技术,不光有站立式,还得有地面缠斗,小偷会和你站在擂台上打比赛吗?歹徒会跟你讲格斗规则吗?制服对方,才是好手!”
我以为自己听错了,晃了晃脑袋:“师父,您这是夸我呢?”
“谈不上夸,只是实事求是,我们的课程里也有摔跤术,下学期会开课,不过,你摔倒王国庆的那一招,很实用,来!你和我再演练一遍!”教官说着,站了起来。
我说:“在这儿?办公室?”
他说:“怎么了?我都不怕,你怕什么?”
于是,我俩在办公室对练,我冲过去,一扳他的左腿,脚下一拧,一个“肩扛”,运用旋转之力,一下把他放倒,他哈哈大笑:“好技术,好技术!”
练家子都知道,仅仅摔倒对方,没什么杀伤力,摔倒之后得有后续动作,如踢、打、拿,才能制服对方。
随后,我又把擒拿技展示出来,包括形意散手“八把锁”,教官看后,连连点头:“嗯,你练的这个东西有用,不是花架子!”
我大呼:“当然了!这是真功夫!”
“别得意!今天晚上,你写个详细报告,明天交给我!”
“干吗呀?”
“你把你的技击术都写出来,不用太复杂,描写出原理、动作、发力方式就行,我看看,能否提请教研室,加入咱们内部搏击教材!”
我倒吸冷气:“啊?我这就进入教材了?名誉来得太快,我怕承受不住啊。”
“别嬉皮笑脸的,这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能不能办好?”
“能!”
后来,我整理的《形意拳与八极拳格斗技巧》果真被编入我校内部教材,只不过,我在编委的名录里,留下的是我师父许长印的名字,我可不敢居功。
随着警体课的推进,我开始系统地练习散打、拳击、军警格斗,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久而久之,我把传统功夫和现代搏击做了一个融会贯通,最终我悟出一个道理:传统功夫和现代搏击,只是人为的设定的概念,从没有什么传统和现代之分,都是格斗术,都是杀人技。
我们想象中的传统武术,腾挪辗转、你来我往、有板有眼、有招有式,都是受影视剧影响,究竟古人怎么打架,谁也没见过,我们只是一厢情愿地固定了自己的思维模式,将影视作品当作传武,这是天大的误会。
这个误会萦绕了国人几十年,现在该破除了。
其实,自古至今,打架都是一个模样,冲上去就打,抱在一起就摔,摔倒之后就是砸,而后擒拿,弄死对方为妙。
格斗,没有那么好看,功夫,是残忍的。这一点,从UFC赛事中就能看出来。
武功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最残忍的招式击毙对方,谓之“刚拳无二打”。
接触的功夫门类多了,就会发现它们有共性和交集。
譬如,形意拳里的五行拳,简化之后,就是散打里的直、摆、勾。
形意“截脚”,就是侧踹和正蹬。
形意扫腿,就是“鞭腿”。
形意“大步过水沟”,就是快速上步。
八极里的“两仪顶肘”,就是泰拳里的肘击术。
“心意拳”里的胯打,就是摔跤术。
“太极推手”里的各种技术,就是反关节擒拿。
万法归宗,殊途同归,灵魂里的东西,都是一样的,功夫没有好坏之人,只有习练的人,水平高低。
要想提高格斗水平,就一个途径:打。
千锤百炼,当功夫变成本能,就像长在身上一样,才具有杀伤力,否则对方一拳打来,你还要想想如何接招,黄花菜都凉了。
有时,一些女生也会和我们男生打实战,此刻,教官会把我们拉到一旁,轻声嘱咐:“配合一下!”
“配合一下”,就是要求我们不要用全力,配合女生把动作完成,否则对方会很没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