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捂着嘴在偷偷摸摸的笑。总体来说都是一副看热闹的样子。
“皇上,杨大人对我的这一条控诉我可不接受,当时我跟您建议,让汉王殿下遗失开平城的时候,您是说过的,让汉王殿下可以便宜行事,不受朝廷的管束,莫非皇上您没有把这件事情在朝堂上讲给各位听?”
我直接把锅甩给朱瞻基,凭什么我在这里说了半天了,他也像看戏一样,一句话都不说,搞得我像个急先锋一样孤立无援的。
“杨大人,此事你还真误会李卿了,朕当时在决定把汉王叔一到开平的时候,就承诺过不限制他的所作所为,允许他便宜行事,这件事上面汉王叔跟李卿并没有做错什么。”
“啊?!皇上!这样不行呀!如果不对汉王进行限制的话,恐对大明有害!您这可是乱命!怎么没有提前跟臣几个商量?!”
杨溥此时已经彻底破防了,直接开始质问起朱瞻基的决定,甚至说是乱命。这句话一出,我便看到龙椅上的朱瞻基脸色明显发生了变化,而杨溥旁边一个老头儿也悄悄的拉了一下他的衣角。
杨溥被这一提醒,好像清醒了一些。连连拱手声称自己一时激动,口不择言,说错了话还请朱瞻基恕罪。
“好了,朕也不是那么小气的人,当时汉王叔的情况比较特殊,而且北方情况也挺复杂,所以朕才同意这个决策的,此事已经盖棺定论,不要再拿出来说了,关于李卿刚刚所提到的贪污之事,朕觉得很有必要在朝廷当中彻查一番,边关将士用命保卫着大明的安全,守护着大明的威严,朕不能凉了众将士的心,在场的诸位大人们,下朝之后,烦请你们自己开始从上至下的彻查一番,朕要一个确切的结果!”
“皇上!”,杨溥听到朱瞻基这一番话之后,大叫一声,正准备开口之时,又被他旁边一个老头给拉住了。我心中有了猜测,刚刚拉他的那个老头和现在拉他的这个老头应该跟他是一块儿的。一个应该是杨士奇,一个应该是杨荣,只有这两个人敢对杨溥做这种动作。
“此事就这么定了,杨大人不必再说!”
“吾皇威武!”,我顺势拍了拍朱瞻基的马屁。今天我一上朝便给了文官一个下马威,尤其是让他们的领头人杨溥当众下不来台。这让已经在朝堂上被压制了快两年的勋贵武将集团们特别的兴奋。几乎所有的人脸上都笑开了花。跟另一边沉默不语的文官对立产生了鲜明的对比。
既然我的目的是要将瓦纳消灭。那肯定是需要勋贵武将他们出大力的。我天然就站在了他们这一方。总不可能靠文官的嘴皮子去结束一场战争吧。
所以我决定接下来我将要扔一个炸弹在朝堂上,也算是给沉默许久的勋贵武将们提提气。
“皇上,臣还有一件事想说!但是臣怕此事讲出来之后,杨大人会气急攻心晕倒过去,算了,臣还是不说了。”
“无妨,你讲便是,朕相信杨大人也不会这么脆弱的,你说呢,杨大人?”
我才发现朱瞻基这个人的心也是焉儿坏焉儿坏的,估计是平常也被杨溥 烦的不行,今天找到这个机会,也想收拾一下杨溥。
“陛下放心,臣无所谓,臣的身体很好,我不信这黄口小儿能说出什么惊世之语!”
杨溥其实也被架起来了,如果他现在说一句并不想听我说话,估计他的威信得掉一大半。
“臣此次参与了开平城大战之后心中有一个想法,阿鲁台此次被打的落荒而逃回去肯定会,跟部下离心离德,整个达达肯定会到处招兵买马,烽烟四起,等那个时候瓦纳肯定会趁虚而入,等他们两方打的两败俱伤之时,臣建议,陛下御驾出征,我大明集结数十万大军北征漠北,定能犁庭扫穴将瓦剌鞑靼以及其他小部落一并铲除,到时候整个漠北都是大明的内地!”
我将我之前的构想在朝堂上面原原本本的说了出来。至于为什么我非要让朱瞻基御驾亲征,是因为整个勋贵武将集团憋得太久了。如果单独让他们出去率兵作战的话,我怕会出现不服从调令的情况。只有朱瞻基能够把他们如何在一起。而且天子出征的意义非常的重大。只要朱瞻基御驾亲征了,基本上能够俘获所有将领以及士兵的心。以后对抗文官的钳制,也能提供很大的底气。
没有什么比皇帝亲自出征,更能提升整个队伍的士气了。我想这一次大战,一战定江山。我真的在这个时代待了很久了,我已经没有闲心继续待下去了。
所以我就想要以最快最迅速的方式。解决掉瓦剌这个心腹大患。其实说到底,鞑靼部也只是癣疥之疾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