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因为之前刘阳下毒一事楚轩心中就有过猜想,所以现在也不算太意外,只是这么说来,侯君集还勾结外敌,通敌叛国?
李靖是最不能保持冷静的,侯君集以前一直想当他学生,但是他没同意,那时候不想再收学生了,但是感动于侯君集的毅力,李靖还是教了他不少东西,算是侯君集的半个老师了。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楚轩一愣,李靖和侯君集关系很好?还是两人有仇,但是现在李靖情绪这么激动,楚轩也没敢问。
楚轩看向柳先,“柳先,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完了,完了……”柳先一直喃喃道,听不进楚轩说的话。
楚轩微微蹙眉,和李靖对视一眼。
知道从柳先这里是问不出什么来了,李靖摆摆手,示意将人押下去。
等柳先和魏小朝都被押下去后,李靖揉了揉眉心,问楚轩,“楚侯爷,你打算怎么做?”
“这件事恐怕牵连甚广,我们这边打着仗,不适宜花太多心思在这里,既然幕后之人在长安,不如秘密押送回长安,交给陛下处理。”
“好,那就这样办。”
暂时解决了柳先的事后,李靖率军全力进攻高丽,而且因为楚轩的冻疮膏,解决了士兵冻疮的问题,唐军更是所向披靡。
大约半个月后,李靖终于率军打到了定城。
按照原来商议的,在定城兵分两路,一路按照平原这边的路线朝高丽王庭打去。
一路走山地,打下辽北城,然后直取王庭。
李靖看向楚轩和楚彦两个人,“楚侯爷,楚彦,山地那一条路,就交给你们两个了。”
“好,元帅放心,到时候高丽王庭见。”
“末将定不辱命!”
楚轩和楚彦率领六万军队往辽北城走,因为楚轩并不会统军,他也不夸大,让楚彦统帅军队,他从旁协助。
进了山林之后,楚轩拿出了望远镜。
没错,就是望远镜。
楚轩之前突然想起望远镜在军事上的重要作用,于是在军营里捣鼓了两副出来。
他看了一下前面的情况,全是山林。
“哥,我们要不化整为零,分散前进,避免被辽北城的人发现了。”
楚彦点点头,“有道理,那就分散行动吧。”
“众将听令!”楚彦大声道:“所有人分成36队,每队2500人,分散前进,在距离辽北城三公里的地方集合!”
“是!”
等士兵都分好队伍后,楚轩捅了捅楚彦,“哥,这么快就想好分队,你是不是之前就打算这样行动?”
楚彦笑道:“没错,所以就算小轩你不提,我也会让人分开。”
“不错不错。”楚轩给楚彦点了个赞。
楚轩考虑到山林的环境,想了想,吩咐道:“先在周围找找,看看有没有樟树。”
大家有些不明所以,但还是听令去找樟树。
过了一会,有一个士兵大声道:“找到了!”
众人闻声过去,这里足足有好几棵巨大的香樟树。
“每个人都看一小截树枝带在身上。”楚轩道。
楚彦有些疑惑地问:“小轩,这是做什么用?”
“这里毕竟深山老林的,虽然冬天了,但是以防万一,还是带上香樟树的树枝,放各种虫蛇。”
楚彦很是惊奇,“这种树还能放虫蛇?”
“当然,”楚轩解释道:“虫蛇都很讨厌香樟树的味道,所以大部分虫蛇闻到就会绕路走。”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楚轩交代道:“大家要小心,还有,食物可以就地取材,比如一些大家都吃过,确保没毒的果子,打一些猎物烤来吃,等等,这样可以省一点干粮。”
“明白!”
交代完之后,众人就分散往辽北城走去。
长安。
太子坐在重新修好的东宫大堂的上首,下面站在沈业昀和大理寺卿杨宁。
“证据收集得如何了?”太子沉声问道。
差不多半个月前,唐太宗收到了楚轩寄过来的密信和一盒冻疮膏。
唐太宗当即让人将冻疮膏拿去太医院检查,查出来的结果和楚轩说的一样,里面好几味珍贵的药材已经被兑换成廉价药材。
唐太宗震怒,这不仅是贪污的问题,这是给军队用的冻疮膏,军队用品出问题,那就不是小事了,比如这次的冻疮膏,这次是在军队对外进攻的时候,那要是在抵御侵略时呢?
天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