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轩眼睛一亮,“殿下说得不错,臣想起二桃杀三士的典故,我们到时候可以制造出桃子,把这个桃子抛出去,让他们自己内部先乱了。”
楚轩和太子又商量了一会,很快,沈业昀就过来了。
三人足足商议到天色暗下来,楚轩和沈业昀才出宫。
目前暂时定下来的是,先放家禽去捕杀蝗虫,各地修建大型地窖存放粮食,同时鼓励和帮助百姓修建自家的地窖存放粮食,严厉打击商人继续收购或买入粮食以及高价售卖粮食。
楚轩回到侯府,楚彦、陈劲柏、林轸等人都围了上来。
“小轩,究竟是怎么回事?”
楚轩:“先进书房再说。”
到书房之后,楚轩叹了口气,“你们应该听到消息了,出现了蝗虫幼虫。”
“这……”楚彦一时语塞,他们一开始还抱了一点期望,现在看来是真的了。
“陛下召侯爷进宫,是为了商议相应对策吗?”陈劲柏问道。
楚轩点点头,“嗯,劲柏,现在你立刻去本侯的封地,通知那里的村民这个消息,让他们把粮食都藏好,另外帮他们建地窖,始终还是地窖比较稳妥一些。”
“暂时还不用慌,已经有治理的办法了。”楚轩安慰道。
“那什么鸡和鸭,能够治理蝗虫?”呼延明问道。
呼延明这个问题可以说是问出了大家的心声,听到陛下下旨要把大量家禽赶到蝗虫出现的地方去,他们都很不解,这样做有什么用?
“家禽和飞鸟,算是蝗虫的天敌,靠人去抓捕,费时费力,效果还不一定好,还不如利用自然的食物链去压制蝗虫。”楚轩解释道。
想了想,楚轩吩咐道:“劲柏,除了封地那边,你让人把一个消息散播出去,就说现有的粮食,只要存放好,保下目前的所有的粮食,度过蝗灾是没有问题的。”
众人一愣,楚彦问道:“小轩,确定吗?”
楚轩笑了笑,“蝗虫一向来得快去得也快,存好现有的粮食,紧张一点,撑过去其实是没有问题的。”
闻言,大家心里松了一口气,这就好。
楚轩:“将这个消息传出去,安抚人心,免得民众人心惶惶。”
“好,侯爷放心,这件事交给属下。”
“呼延,你会航海吗?”楚轩突然问道。
呼延明一愣,然后道:“会。”
百济近海,所以呼延明也有过相关经历,以及手下甚至还有一支海军。
“呼延,本侯有一件事要交给你,大唐以南,还有陆地,不过中间有一段路可能需要行水路,那里有一个地方有一种作物叫做占城稻,占城稻的产量非常大,几乎是现在产量的翻倍,为了防止途中消息泄露,被人盯上,所以本侯想让你去将占城稻带回来。”
楚轩话一出,众人均是一惊,“翻倍?侯爷,真的吗?”陈劲柏忍不住道。
“自然是真的,而且占城稻,如果热量充足的话,可以一年种两季甚至三季。”
众人闻言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气,要是真的这样,这种稻子推广开来,那就真的不怕饥荒了。
“此事事关重大,尤其蝗虫一事,不仅是天灾,更可能是人祸,所以一定要保密。”楚轩交代道。
“我知道了。”呼延明点头,神情严肃,“侯爷放心,交给我吧。”
楚轩原本想顺便把出海寻找番薯、土豆等作物都交代了,但想想还是等蝗虫一事过了之后先吧,毕竟这些作物更加遥远,需要的时间太长,恐怕要以年来计算,派呼延明出去也不合适,可以另外物色人选,尤其是现在阆苑也开了航海一课,等占城稻取回来,他们估计也学得差不多了,可以挑选几个人出去历练一下,光学书本上的内容可不行。
“哥,军营那边可能很快就会停止训练了。”楚轩看向楚彦。
楚彦眉心微动,“是因为蝗虫?”
“嗯,很多士兵都是农民出身,现在蝗虫的事情,肯定是越多人去处理越好,所以应该很快就会停下士兵的日常训练,让他们归家。”
楚轩接着道:“所以,哥,到时候侯府的安全,可能需要你来负责。”
“这自然是没有问题。”楚彦毫不犹豫地道,说完之后,他看了看听到楚轩这句话后皱起眉的林轸,“那林轸?”
“林轸,本侯需要你带暗队看好那些世家和大商人,尤其是齐王爷。”楚轩嘱咐道。
“和他有关?”林轸问道。
“不能确定,但是消息那么迟才上报到陛下那里,说背后没有人特意瞒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