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零点看书 > 我在大唐当神医 > 第1211章 赊粮食

第1211章 赊粮食

大雨就这么断断续续不断下了半个月,边境地区的险情在持续增加着,每天都有告急的消息传到楚轩耳朵边。

这一个月里他可以说是忙得焦头烂额,晚上睡觉都睡不好,而更让他担忧的是一场大雨之后随着大雨爆发的还有瘟疫,毕竟现在的生活条件还是没有那么好。

而且现在最难的就是很多老百姓的粮食都已经被雨水冲泡的发霉了,所以说大雨过后帮助百姓们完成房子的重建,粮食的筹集,还得让他们注意卫生,预防瘟疫的发生,这些事情都非常的紧迫。

于是,等这场大雨完全结束了之后,楚轩就立刻命令士兵和百姓们开始着手掩埋各种动物的时期,把淤泥清理干净,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瘟疫真的找上门来。

楚轩还安排了很多的士兵帮百姓们修整沟渠,平整耕地,让他们安稳的度过这个冬天。

缺粮缺衣物已经不是事儿了,毕竟衣服楚轩那里还是有的,粮食就可以用今年的红薯作为应急粮食。

但是楚轩并不打算把这些红薯白白的送给他们。

若是白送给他们这么多粮食的话,那么老百姓们就会产生一个念头,自己每次灾害发生的时候,不需要付出什么就可以得到朝廷的救济,那么以后他们就会什么都不做,干巴巴的等着有人来救自己。

如果养出这么一群懒人来,对于整个大唐的发展都不太好。

于是楚轩就产生了一个想法,把这些粮食全都赊给他们。

接下来楚轩还要在这边开采各种矿场,还需要大批的劳动力。

对于现在的百姓来说,他们最不缺的就是力气了,但是在边境的人们力量又换不来钱,如果楚轩给他们找到挣钱的门路的话,他们肯定会愿意来力气赚钱的。

所以楚轩就要现在把粮食赊给他们的,自己在这边建造工厂的时候,就让他们来帮着自己干活,用自己的力量换取粮食是一件非常公平的事情。

当然了,对于那些没有能力偿还也没有能力来干活的,就要做到精准扶贫,把这里的贫困户都找出来,就可以给他们发补助,总不能让他们饿着。

自己纺织厂里还剩余了很多的布料,衣服有了之后就得想办法让他们屋子里的温度给提上去。

于是楚轩就决定把炉子给他们制作出来,这样百姓们就可以在屋子里烤煤了。

然后再按一个烟囱伸到屋子外面,这样也不用担心一氧化碳中毒。

虽然说烧煤这个活动是非常污染环境的,但是在那个大唐时期环境还是很好的。

毕竟没有工厂和汽车一直在不停的污染环境,即使百姓们烧煤的话,空气也是非常清新的。

现在都是把经济搞起来之后,再想环境的发展。

但是人们现在已经穷的连饭都吃不起了,自然让让大家先有钱,有钱了之后再去谈环境保护,现在边疆的老百姓们很多都要没饭吃了,还在想环境的事,那就得不偿失了。

并且楚轩已经把这个想法实行得很彻底,把粮食需要赊的话也给老百姓们说清楚了。

这粮食可不是白送给他们的,他把这些规划都给老百姓们说明白,以后自己肯定是要在这边建工厂的,到时候就会让他们过来帮自己干活,这粮食的价钱就在他们的工资中扣除,当然粮食不会卖给他们很贵的。

很快,中原地区还运来了很多的日常用品,也赊给百姓的,当然都是以很低的价格。

在大家看了这么多生活用品的时候,心里都觉得无尽的感激。

楚侯爷真的是把自己当做亲人看待,一心一意为自己着想。

当年突厥打来的时候,他率领了几万的军队就抵御了突厥十几万的大军。

现在出现了洪灾之后,他又过来积极抢救,命令士兵们把所有的工作都做得非常到位,并且还运来了这么多的粮食和日常用品。

如果他在这里高价卖的话,就能从中赚很多的利润,但是他并没有,而且还是以一个很低的价格卖的,以后还要为大家提供工作岗位。

想到这里老百姓们觉得自己更感动了,楚轩就是自己的救世主,带给了他们新的生命。

虽然楚轩已经在向他们解释,这粮食是朝廷发下来的,是当朝皇帝唐太宗在国库里拿出来献给大家的,但是老百姓们心里还是跟明镜一样。

有一说一,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在他们眼中看来楚轩就是在谦虚,那钱就是他自己赚到手的,和朝廷关系也不大。

不过现在唐太宗也是忙的感觉自己脑袋都要烧了,突起来的一场暴雨,倒是让他有些不知所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