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下午警方就在案发出租屋附近的一个小旅馆找到了孔令杰。
为何会如此顺利? 实在是那个小旅馆离孔令杰的出租屋太近了,两者只相隔了一条街,走路只需两分钟。 而警方就是以出租屋为中心向外排查的。 相当于排查任务刚开始就结束了。 顺利到连参加任务的民警都觉得嫌犯是故意在小旅馆等他们的。 孔令杰落网,接下来就是审讯环节。 于大章知道,这起案子从现在起才算真正开始。 也从此刻起,他必须争分夺秒和时间赛跑。 嫌犯显然已经做好计划,用不了多久就会承认一切。 于大章必须在这之前找出新的证据,不能向前世的吕忠鑫一样,被嫌犯牵着鼻子走。 以他现在见习警员的身份是没资格参加到审讯中的。 但这一世他却有和孔令杰直接接触的机会。 没错,于大章只在前世的案宗上看过孔令杰的照片,没有见过他本人。 但有些东西是照片上看不出来的。 比如,气质和性格。 照片是不会说话的。 审讯室里。 吕忠鑫和另一名刑警坐在孔令杰面前。 “姓名?” “孔,孔令杰。” “年龄?” “四十三岁。” “从事什么工作?” “冷饮厂搬运工。” 虽然不能直接参与审讯,但身为专案组的一员,于大章是有权旁观的。 此刻他正在隔壁房间和其他组员一起,盯着电脑上的监控画面。 看着审讯室内的一问一答,于大章终于知道吕忠鑫为什么那么轻易就掉进了孔令杰设下的陷阱里。 前世他一直想不通。 吕忠鑫为什么对这个孔令杰一点防备都没有? 要知道,师父可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刑警,见过各式各样的人。 毫不夸张的说,光凭直觉他就能把一个人看得七七八八,并做出恰当的判断。 可这次却偏偏看走眼了。 直到今天于大章才找到原因。 坐在吕忠鑫对面那个男人……太普通了。 就是那种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人。 给人的感觉:憨厚老实、木讷寡言、自卑内向。 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特点。 这样的一个人,你很难将他想象成一个既狡猾又有心计的罪犯。 虽然说人不可貌相,但反差总不会这么大吧。 看着屏幕画面上的孔令杰,于大章脑中闪过一个念头。 难道他真的不是凶手? 可一切的线索又都指向他,而他在前世又确实给吕忠鑫下套了。 好矛盾啊~ 最让于大章纳闷的是,孔令杰实在是不像能想出那个计划的人。 一个普普通通的打工人,将一个老刑警耍的团团转,最后还给逼的自杀了。 有这智商会老老实实去打工? 逻辑不通啊! 还有一个漏洞:前世孔令杰请的那个大律师。 就凭他的经济条件连个普通律师都请不起,更不用说那种知名的大律师了。 那问题来了。 那个大律师为什么会给孔令杰辩护? 一时心情好,随便接个案子玩玩,正好选到了孔令杰? 于大章一想到这个可能差点笑出声。 就算想找个案子练练手,也不会选这种没有难度的案子。 唯一符合逻辑的解释是:有人出钱帮孔令杰打官司! 也就是说,孔令杰背后还有人。 没错,这个可能最接近真相。 于大章眼前一亮。 如此一说,其他的事情也能说得通了。 那个计划也不是孔令杰想出来的,而是他背后那人策划的。 孔令杰只不过是个提线木偶。 这个念头在于大章脑海里盘旋着,再也挥之不去。 如果真是这样,那接下来就简单了。 找证据! 没有证据这只是一个符合逻辑的推断罢了,连故事都算不上,故事还得有头有尾呢。 “我出去一下。”于大章拍了拍身旁的一个组员: “一会儿我师父出来,麻烦帮我和他说一声。” 那名组员是个30岁出头的男人,听到后赶忙问道: “你饿了?” 这什么话……于大章无语的看着他: “我去一趟案发现场。” 一听到于大章要去案发现场,在场的组员全都扭过头看向他。 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