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纲见皇帝心态稳定,原本有些浮躁的心也镇定下来。
太上皇的身份太敏感,稍有不慎就可能殃及朝廷,影响朝廷的发展,更打乱大宋的崛起。
现在,皇帝镇得住局面,稳得住人心,众人才能安定。
李纲道:“请陛下示下。”
众人的目光,也齐齐落在赵桓的身上。
赵桓不急不躁道:“第一,李相公负责发檄文声讨太上皇,说太上皇逃到江南造反,要重启花石纲,再重用蔡家人。借助檄文安民心,聚民意,让百姓知道太上皇的横征暴敛,知道太上皇的荒淫无道。”
李纲神色惊讶。
太上皇亲小人远贤臣,在天下的名声,早就坏得不能再坏。
天下苦太上皇久矣!
檄文发出,天下人得知昏君要再度当权,怕是会有无数人痛骂太上皇,江南百姓也不会支持太上皇。
太上皇搞花石纲,苦的是江南百姓。
陛下出手,一击必杀啊!
李纲心中钦佩,拱手道:“陛下圣明烛照,臣佩服。”
赵桓继续道:“第二,种相公通知岳飞、韩世忠和李孝忠,各自调兵一万,准备随朕御驾亲征,去镇江讨伐太上皇。枢密院协调相应的后勤补给,甲胄器械等。”
“臣领命!”
种师道也立刻回答。
作为军中的老将,种师道一辈子征战无数,见过太多的大风大浪。
太上皇造反这样的事情,他虽然头一遭遇到,细细想来也没什么大问题。
军队在,乱不了。
更何况,人心在皇帝。
赵桓目光又落在宗泽身上,继续道:“第三,朕御驾亲征期间,宗相公和种相公接管留守东京的军队。朕大后方的安全,交给你们负责。”
宗泽拱手道:“请陛下放心,臣绝不会让宵小得逞。任何敢有二心,想要颠覆朝廷的人,都将被正法。”
种师道道:“定不负陛下厚望。”
赵桓点了点头,继续道:“第西,朕离开后太子监国,诸公辅佐太子,希望诸公勠力同心,共克时艰。”
一众人齐齐应下。
赵桓又布置其他各项事情,和众人商议完,己经过去两个时辰。
众人退下,赵桓去了趟仁明殿,和皇后说了赵佶去镇江造反的事,要带着军队御驾亲征。
朱琏听完脸色微变。
当了十多年的儿媳,她太了解太上皇的性格,完全只顾自己的享受,不管其他人死活。
太上皇再度复辟,会很麻烦。
朱琏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问道:“陛下,有危险吗?”
赵桓笑着道:“一切都在朕的控制中,不会有问题。父皇的闹腾,不过是小打小闹,没什么好担心的。”
朱琏郑重道:“妾身祝陛下马到成功,早日凯旋。”
赵桓道:“朕会早些回来的。”
朱琏心中不舍,却知道皇帝御驾亲征的事情拦不了。只是皇帝出征后,又要许久不见,朱琏难免不舍,选择了以身相鲍。
赵桓离开仁明殿,晚上去了李知凰的玉华殿。
留宿玉华殿,李知凰得偿所愿,终于是芯花怒放。
翌日,清晨。
赵桓在李知凰的伺候下更衣,首接去了禁军。
牛皋、岳飞、韩世忠和李孝忠己经抵达,三万多大军黑压压的列阵。
这一次的兵力没有太多,却都是精锐。
除此外,更配备灭金雷,有足够的兵力和火器,赵桓有足够的自信。
大军誓师出征,自码头登上一艘艘的大船,沿着汴河往江南去。
军队浩浩荡荡的南下,没有隐藏行踪,消息很快传出,在最短的时间内传到镇江府丹徒县。
太上皇行宫中。
赵佶坐在主位上,头戴紫金莲花冠,身穿道袍,鬓发和胡须整理得一丝不苟,显得仙风道骨的,气色也红润得很。
在行宫一段时间,赵佶身体养好了。
不仅如此,后宫也选了十来个秀女充实,确保晚上有人暖床。
入宫的秀女,有江南商贾的女儿,有江南官员的女子,还有几个卖艺不卖身的歌姬。一个个年轻貌美,体态婀娜,很是风骚,深得赵佶的喜爱。
赵佶现在生活滋润,再无之前的狼狈。
大殿中,赵构、翁彦国和杨通等文官,以及范琼和苗傅等武将,这些都是赵佶如今拉起的队伍。
赵佶眼神锐利,沉声道:“探子回报,伪帝带着三万余军队,乘船沿着汴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