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权。”
“吴相公的认知,依旧停留在百余年前开国时的情况,没有半点的改变。”
“说祖宗之法不可变,那么自三皇五帝以来,难道是一成不变的吗?”
“不是,历朝都有更改。”
“秦朝建立时,改分封制为郡县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汉朝建立后,开始是丞相执政,慢慢分丞相为三公,再削弱三公为尚书台。”
“一代代发展,自有一代代的情况,要因时而变,这才是最合适的策略。”
“说回本朝,远的不说,就说太上皇以童贯为太尉,文官监军,却导致军队孱弱,没有战斗力。”
“其原因,是没有给武人足够的权利和尊重。”
“陛下登基后更改制度,调整枢密院,以种公担任枢密使,给了武人足够的地位和尊重,在陛下高屋建瓴的引导下,才有今日的成就。”
李纲洋洋洒洒道:“这一切,是陛下改革的成效。现在陛下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我等应该支持,吴相公却反对,是何居心?”
宗泽不急不慢站出来,正色道:“李相公的一番话,堪称振聋发聩。有这么多理由,老夫就不多说了。一句话,老夫支持陛下改革。”
徐处仁环顾众人,掷地有声道:“本相想得更简单,陛下天纵奇才,雄才大略,更是力挽狂澜于既倒。陛下登基以来,从未出错。凡是陛下的决定,都应该拥护。凡是陛下的改革,都应该支持。”
一个个相公表态,话语权在变化,局势也在改变。
张叔夜身为吏部尚书,也在此刻站出来。作为文官中能带兵打仗的老油条,他清楚改革的重要性。
改革影响文官。
不改革,却影响大宋。
张叔夜双手握着笏板,正色道:“陛下,以吴相公、李尚书和孙尚书等人为首的人,都支持不改革,都想打压无人,看来是觉得能感化金蛮。”
“他们认为应该以德服人,觉得武人带兵打仗没什么用。既如此,北方有大片土地,都让他们去治理北方如何?”
张叔夜笑吟吟道:“臣建议,让他们去感化要反抗的金蛮。”
喜欢大宋:朕不卖国,金狗你急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