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零点看书 > 北派盗墓往事 > 第1章 下乡铲地皮

第1章 下乡铲地皮

北派盗墓往事

半山烟雨

·

第1章 下乡铲地皮

我叫姚远,辽宁朝阳人,曾经是个盗墓贼。?求°?!书D±?帮?ˉ~ *%免o费¥阅?读<

2014年12月,随着震惊全国的“11.26”特大盗墓案破获,我在赤峰宁城天义宾馆被抓,判了六年。

服刑期间,因为有立功表现,获得了减刑。

2019年出来后,我在朝阳南塔、北塔附近的慕容街,开了家工艺品店,专卖一些战国红玛瑙、化石类的小物件。

本以为生意会不错,没想到接下来的三年里,赔的血本无归……

这不最近几年,有些盗墓小说火了嘛,又是出书,又是改编影视剧,赚的盆满钵满。

心血来潮之下,我也打算写一写,当初盗墓经历的那些事。

我是2000年进入盗墓这行的,当时加入的是一个北派的团伙,拜的总把头姓姚,在圈里很有威望。

说起来,我进入盗墓这行,也算是迫不得已,本来没干盗墓之前,我是开古玩店的。

那会老朝阳还没重建,本地的朋友应该能有印象,在老慕容街牌坊附近,有一家卖瓷器、玉器、钱币杂项的古玩店,就是我开的。

2000年初,家里出了变故,欠了一屁/股债,古玩店抵押出去也没能还清。a%精a¥武+小<说t;{网1? ?免?费!ˉ阅|{;读#

为了搞钱还债,我开始跟几个倒腾古玩的朋友,一起下乡收货,圈里人管这行,也叫“铲地皮”。

2000年那时候,算是一线收货的黄金期,那会儿老物件也多,相关制度还不太完善,扫来的货只要“开门”,往“鬼市”上一摆,根本不愁卖。

入行二三十年的老玩家肯定有印象,像是陕西、河南、辽宁、四川、内蒙这些地区,当时都流行“鬼市”,规矩是“电筒不照人脸,东西不问出处”。

现在虽说还有一些自称“鬼市”的地方存在,但再也没有当初那种环境了,基本都变成“科技与狠活”的重灾区,专坑一些经验不足,又想捡漏暴富的小白。

当时那会,我跟几个朋友算是小打小闹,摊子铺的不大,没多少本钱,也不敢压货,都是赚点现对缝的快钱。

干了能有小半年吧,陆续也收了不少东西。

像是银元、历朝历代的铜钱儿、瓷器瓶罐、老旧桌椅啥的,只要看得上就收,几经转手也赚了点钱,可离着还清外债,还是远远不够。

那时候,三天两头总有人追着我要债,整天把人愁死了。

大概九、十月份吧,当时正好赶上秋收前后,所以我印象比较深。

那天还是像往常一样,早早吃过饭,我跟小潘一起搭伙,准备下乡收货。

小潘是我一个不错的哥们儿,从小一起玩大的,当过8年兵,退伍之后工作不理想,就跟我跑古玩这行了。

那天按照计划,我俩本来是奔着凌源大王杖子去的。

之前有朋友嘱托我帮忙搞点化石,说是有个北京潘家园的大老板,就喜欢收藏化石这类东西,价钱给的不低。<3+鸿/?*特o>小÷.[说¤网# ;免¨?¢费|>阅°a读,?

凌源大王杖子是朝阳有名的化石之乡,鸟化石、鱼化石都不少,我俩想去碰碰运气。

结果那天也是该着了,可能冥冥之中,一切都有安排吧!

我们俩刚到建平叶柏寿附近,摩托车就抛锚撂半道了,小潘鼓捣了半天,说是火花塞不行了。

碰巧有个赶驴车的老头,秋收装着满满一车苞米棒子回家。

听说我俩摩托坏了,老头还挺热心,非让我俩跟他走,说是他家二小子有摩托,看看能不能找个多余的火花塞,帮我们把车修上。

老头赶着驴车走在前边,我和小潘推着摩托紧跟着,七拐八拐绕过几块苞米地,进了个不太大的屯子。

老头人挺好,回家连驴车都没顾上卸,就去仓房帮我俩找火花塞,没一会儿,果然带着火花塞回来了。

小潘接过来瞅了几眼,说是淘汰下来的旧货,凑合着还能用。

我要给老头扔点钱表示感谢,他说啥也不要,人特别讲究。

车的问题解决了,我也就放心了,嘱咐小潘留下来修车,趁着这功夫,我打算在屯子里四处转悠转悠,看看能不能收点货。

来都来了,也不能白跑一趟,最起码也要碰碰运气,事实证明,我赌对了。

我在屯子里一边转悠,一边开着扩音喇叭,循环播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