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零点看书 > 北派盗墓往事 > 第33章 清代嫁妆箱

第33章 清代嫁妆箱

锁面上雕刻有鱼形和莲花的图案,题材应该是“连年有余”,我感觉图案像是镶嵌的银片,因为看着跟锁头的颜色不太一样,有点色差。

这种锁头也是清朝比较常见的类型,不过一般都是铁质的较多,其次是铜质的,像是眼前这种铜嵌银的,应该不多,反正我是第一次见。

2000年左右的市场价格,像是普通的铜质“虾尾锁”,大概在1000块钱出头吧,眼前的这把铜嵌银的锁头,我估计最少能卖到2000块钱,甚至更多。

老板娘把钥匙插到了锁头最里边,怼到底了,反复插了几下没反应,显然是长时间荒着不用,锁头生锈了。

老板娘看着有些着急了,毕竟是有年头的锁了,我建议她抹点油,润滑一下,滑溜点应该好用。

老板娘意味深长的瞥了我一眼,脸上泛着红晕,招呼她男人去拿油。

涂完了油果然有效,随着老板娘把钥匙再次插到底,锁头发出“吱呀”的声响,打开了。

开了箱子,老板娘笑呵呵的瞅着我,让我看看箱子里的东西值钱不。

我这一看不要紧,好家伙,不简单呐,这老板娘的祖上肯定是非富即贵!

只见箱子里,散乱的放着五枚银锭,还有一些袁大头,玉簪,手镯之类的东西。

那几枚银锭,是标准的清代陪嫁银锭。

清朝的陪嫁银锭,大体上分为三种,其一是银锞子,也就是小型银锭,大多数为馒头形、吉祥物形,像是如意、元宝形状,重量在1—5两不等,小巧精致,便于携带,一般是平民人家的嫁妆。

第二种是中等的银锭,也叫小元宝,常见的有圆锤形或马鞍形,重约10—15两,多为官商通用锭,这种嫁妆银锭,通常是富户人家嫁妆用的。

最后一种银锭是大元宝,也叫宝银,通常是马鞍形状,重50两,多为贵族或官宦家庭使用,象征着显赫地位。

老板娘陪嫁箱子的银锭,正是第二种,清一色都是10两形制的陕西槽锭,上面还打着银戳“潼关厘局”,可能老板娘的祖上是陕西人。

这种银锭,2000年市场价值在2万左右吧,根据品相,可能上下会有浮动。

看着箱子里这些东西,我心里乐开了花,我有预感,如果价格谈的拢,这次我可能会发一笔横财。

看着看着,我就感觉有点不对劲,按照箱子里这些东西来看,底部的高度,根本就没有60厘米高,而箱子整体高度,最少也得有60厘米。

我想了想,很快就明白了,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这只嫁妆箱子,箱底有夹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