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轮替,十二年的时光流逝,当年的孩童已经长大成人。·幻\想-姬¨ ¢最/薪`章+截¢庚~辛-快^
朱宏荣此时已过弱冠之年,早在他十五岁的时候,李太后便宣布撤帘,由皇帝亲政。
然而,这无非是做做样子给人看罢了。
无关紧要的小事,朱宏荣能够自己做主,但只要触及李氏一族的利益,他就没法做主。朝中大权,仍由李氏一族掌控,所谓皇帝亲政,不过是个笑话。
朱宏荣十分清楚自己的处境和朝中的局势,因此,即便是无关紧要的小事,他也会询问李文彦等人,按照他们的意思去办,尽量不自作主张。
这样,也可以消除他们的戒备,让他们对自己放心些。
对手放松戒备,他的眼线就容易安插进去。
十二年来,朝中多数大臣忙于享乐,官场日趋腐败。在此期间,曾出现过一桩严重的科考舞弊案,使得不少才疏学浅之人挤身进入官场,而真正有才学的人,却名落孙山,白白浪费了长年的寒窗苦读。
在南疆,敌军多次犯境,烧杀抢掠,李太后屡屡派兵征讨,却均因主帅指挥不当或缺乏粮饷补给而失败。所幸,敌军内部发生兵变,自相残杀,加之边关军民奋勇抵抗,敌军被迫撤退,才没有酿成大祸。·x\w+b^s-z\.?c`o,m/
为巩固家族利益,李太后将自己的侄女接进宫,朱宏荣极不情愿地将她封为贵妃。
李贵妃是娇生惯养长大的,仗着有父亲和姑妈撑腰,在后宫中表现得十分嚣张,甚至连那位皇帝丈夫也不怎么放在眼里。
朱宏荣没有实权,自然得小心忍让,即便李贵妃犯错,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她胡闹。
后宫的女人,朱宏荣并不喜欢,被李贵妃欺负了,他也没心思去安慰。
朱宏荣的皇后是齐国公的女儿吴彩萍,即吴皇后,吴皇后倒安分守己,做事规规矩矩,只是也不受宠。
夜深人静之时,各宫都熄了烛火,朱宏荣坐在床上,还未就寝,似乎在想着什么。
他坐了一阵,俯身从床底下拿出一只红漆木盒,轻轻地打开盖子,伸手摸出张泛黄的纸卷来,看样子,是存放很久的。
朱宏荣将纸卷徐徐展开,用烛光照着,仔细观看起来。
那张纸上,画有一个人,虽然面貌不甚清晰,但能够看出是小女孩的形象。
画中的女孩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唇角微微上扬,笑容憨甜,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描绘得最好,仿佛闪着灵光,把整个人给衬托得栩栩如生,好似下一刻,画中人就要从纸上走出来。?x·g+g¢d+x~s\.?c~o,m′
那画中的女孩右手端碗,碗中有一大块东西,外观和鸡腿差不多,左手中握有圆形的物体,像是大饼之类的。
这两样东西都画得极大,几乎占到整幅图的一半。
画像的下面,还写着三个方方正正的大字——张婉云。
这幅画,是朱宏荣自己描绘而成,他的画技稀松平常,能有如此程度,算是很好的发挥了。
就一张有图画的纸,朱宏荣偏偏当宝贝似的存放了十多年之久。
他特别珍惜这幅画像。
每天晚上,朱宏荣都会对着画像看几眼,他怕自己忘记心爱之人的模样。
只是,十二年过去,当年那个女孩早已成为大姑娘,容貌与童年时代相比,多少有些变化,况且,因为描绘的偏差,画像中的人也不完全符合原型。
十二年了,不知十二年前那个送他鸡腿,为他包扎伤口,给他买烙饼吃的小姑娘现在过得如何?有没有嫁人?以后还能不能遇见?
“婉云,十二年啦,你还记得我吗?”朱宏荣看着纸上的人像,喃喃自语。他是记住张婉云了,可张婉云未必会记得他。
张婉云比他小两岁,也快要二十了,这个年龄,正好处于谈婚论嫁的时候,也许,张婉云已为人妇,连孩子都有了吧。
这十二年,他们终究没能见面。
朱宏荣回想着与张婉云在一起的美好时光,虽然只相处半天,但朱宏荣却对那点事反反复复地回忆,日思夜想,没有千遍也有百遍了。
纵然后宫中美女如云,可朱宏荣对她们没有兴趣,自从遇见张婉云之后,他就觉得,任何女子都无法与之相比。
在选妃这件事上,朱宏荣是享有自由的,李太后并没有过多干涉,而朱宏荣对选妃的态度却很随意,只是隔几个选一个,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