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突破八十亿大关后,《星尘远征》非但没有显露丝毫疲态,反而借助着这股冲天的声势,开启了更为凶猛的票房收割模式。它已经不再是一部电影,而是一个全民参与的文化符号。
“破八十亿了?”
“啥也别说了,该升旗了!”
“就算是凑,我也要给他凑足一百亿!”
无数后知后觉的观众,被这种全民热潮裹挟着,前赴后继地涌入了电影院。
上映第三周,《星尘远征》的单日票房,在这个本该是强弩之末的时期,依旧坚挺地维持在日均破亿的水平线上,这种违反市场规律的持久力让所有分析师都目瞪口呆。
周末结束时,累计国内票房势如破竹地冲破了九十五亿大关!
寰宇集团内部,陈凯的办公室电话已经被打爆了。
这一次,来电的不仅仅是商业伙伴,甚至有官方宣传部门的领导。
“陈总啊,恭喜,恭喜!”电话那头传来一位领导爽朗的笑声:“我今天也是自费去看了电影,非常震撼!《星尘远征》拍得好啊!它不仅仅是一部商业片,更是一部弘扬了我们时代主旋律、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完美统一的优秀作品!你们为我们的文化自信,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陈凯握着电话,腰杆挺得笔直,激动地回应:“谢谢领导的肯定!我们一定不辜负期望,继续为炎国电影事业添砖加瓦!”
挂掉电话,他深吸一口气,心中豪情万丈。
这一次,寰宇赢得的,是远比金钱更宝贵的东西。
进入第四周,市场已经不存在任何“对手”。
所有影片都已退避三舍,《星尘远征》的排片率稳稳地占据了60%以上。它的票房增长虽然放缓,但依旧以一种令人生畏的速度向上攀爬。
第四周结束,累计票房突破一百亿!
这个数字,已经将曾经的炎国影史票房纪录远远甩在了身后,连尘埃都看不到。
第五周,在无数媒体和观众的每日倒计时中,这部电影终于迎来了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国内总票房,正式定格在:一百三十八亿!
当这个数字通过官媒发布时,网络上所有的喧嚣都仿佛静止了一秒,随即,被更加猛烈的狂欢所取代。
张明凯导演的微博下,瞬间涌入了上千万条评论,所有人都只有一个字:“神!”
在国内市场创造了空前绝后的神话之后,寰宇集团强大的全球发行网络,开始全面启动。
起初,海外市场对于这部来自炎国的科幻片,是抱着审视和怀疑态度的。
在他们的刻板印象里,炎国电影等同于功夫和古装,科幻?那是好莱坞的专利。
北美一家主流娱乐媒体的评论标题尖锐地写道:“《星尘远征》:一条来自东方的巨龙,能在好莱坞的天空飞翔吗?”
然而,当第一批海外观众和影评人看完电影后,他们脸上的表情,与当初的炎国观众如出一辙——震惊,难以置信。
“我的上帝!这不是一部炎国电影,这是一部属于地球的电影!它的特效水准,完全不输给任何一部好莱坞顶级制作,甚至在细节和创意上更胜一筹!”——《好莱坞报道》
“一部充满了东方哲学与集体主义精神的太空史诗。它没有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却有为了守护文明而自我牺牲的无数凡人,这令人动容。它为被个人英雄主义统治了太久的世界科幻电影,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迷人的叙事可能。”——《泰晤士报》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那位拍过《阿凡达》和《泰坦尼克号》的“世界之王”——詹姆斯·卡梅隆,在看完电影后,竟公开发表推特推荐:
“令人惊叹的视觉奇观和宏大叙事!《星尘远征》证明了,优秀的科幻故事,可以跨越文化和国界,引发全人类的共鸣。尤其是‘昆仑’号进行空间跃迁的镜头,那种宏伟与诗意,堪称电影史上的经典一幕!我迫不及待想和张导演交流一下!”
卡梅隆的金口一开,瞬间引爆了全球的舆论!
全球上映第二、三周:势不可挡
全球口碑瞬间被点燃!海外票房一路高歌猛进,从北美到欧洲,再到日韩东南亚,无数影院门口排起了长龙。
许多金发碧眼的观众,在看完电影后,激动地讨论着“天庭”空间站和“远征军”,甚至用蹩脚的中文学着说“家园”。
在洛杉矶的一家imax影院散场后,一位年轻的观众激动地对记者说:
“太酷了!真的太酷了!我厌倦了总是同一个超级英雄拯救世界,但在这里,我看到的是成千上万的普通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战!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