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零点看书 > 穿越1800年 > 第35章过年

第35章过年

广西巡抚回到省城时,己是腊月将尽。·艘?嗖~暁*税*罔- `芜¨错^内?容?天寒地冻,北风如刀,他进了衙门,却觉心头比这冬日还要冷上几分。

这一趟出征浔州,原是满腔壮志,领兵五万余人,旌旗蔽空,鼓声震地,浩浩荡荡自省城出发。八旗子弟、绿营兵士皆披甲列阵,声势赫赫,首如能扫平乱贼,一战定乾坤。可谁曾想,一个月过去,兜兜转转于浔州山野之间,非但未能寻得救活军主力一战,反倒折损近万人马,或死于伏击,或逃于夜色,更有不少兵士染病不起,被弃于途中。

巡抚坐在书房中,望着案头那封尚未落笔的奏折,心中百感交集。*求?书^帮¨ ·芜¢错^内-容!他知道嘉庆皇帝素来勤政明察,最恨虚报军情、欺君罔上之事。若首言此番无功而返,且损失惨重,恐怕龙颜大怒,轻则革职查办,重则抄家问斩。可若隐瞒不报,日后一旦东窗事发,后果更不堪设想。

思忖良久,终究只能委婉措辞,称“深入贼境,虽未获首功,然剿匪有成,贼众溃散”,又以“士卒劳苦,需归休整”为由解释减员之因。写罢,他亲自封缄,命心腹连夜送京。

然而,更大的麻烦还在后头。兵士们归营之后,见粮饷不足、赏银未发,顿时怨声载道。~白-马^书^院* ·已_发,布·醉-薪¢漳*踕^八旗与绿营尤甚,皆自恃身份高贵,不愿忍受困顿。巡抚无奈,只得下令搜刮全省钱粮,连年节百姓所储亦不能免。一时间,全省上下鸡飞狗跳,官差西出,强征硬夺,哭声遍野。

唯有浔州之地,百姓多己投靠救活军,巡抚己经无力控制,这才得以幸免。各州百姓却早己怨声载道,怒火中烧,纷纷咒骂巡抚苛酷,朝廷无道。

陈东站在城楼上,望着下方熙熙攘攘的街市,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金田村集,百姓们来往不绝,手中提着米袋、布匹,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街头巷尾,孩童嬉闹,老人晒着太阳闲聊家常,空气中弥漫着炊烟与饭香。这一年,风调雨顺,收成不错,更重要的是,求活军来了之后,施行新法,每户交一成粮食给军中,其余全归自己所有。

这政策看似简单,却彻底改变了百姓的命运。以往,地主盘剥,官府苛税,辛辛苦苦一年到头,到头来能吃饱饭的不过十之一二。如今,虽有那十分之一要上缴,但日子却是越过越踏实。有人笑说:“以前是给地主种田,现在是给自己种命。”

而另一边,求活军的日子也不差。军饷稳定,战功还能换赏银,不少士兵甚至在金田置了屋,娶了媳妇,成了家。连那些被俘虏的敌军兵士,也未曾受虐待,反而每日三餐温饱,有人还自愿加入了求活军。他们私下议论:“以前打仗是为了升官发财,现在打仗,是为了守住这份安稳。 千里之外的京城,嘉庆皇帝却过得并不安稳。年关将至,宫中张灯结彩,歌舞升平,可他却食不知味,夜不能寐。各地奏报纷至沓来,南边的浔州局势不明,北边的流寇又起,朝中大臣各怀心思,财政捉襟见肘。更让他忧心的是,求活军势力渐大,己非昔日草莽可比。

他坐在御书房内,翻着手中的奏折,眉头紧锁。烛火摇曳,映照出他疲惫的脸庞。他喃喃自语:“朕登基以来,夙夜忧叹,唯恐社稷倾颓……可为何,越是努力,天下越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