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零点看书 > 打进大明,比考进大明容易 > 第37章:光宗耀祖

第37章:光宗耀祖

不过这么多粮食都堆积在马车上也不是办法,两万多两银子的粮食布匹,估计就这几辆马车还要拉不少次。*x·i?a,o·s+h/u,o.n_i!u\.`c~o.m\

招呼赵家娘子和阎狼几人出来的时候,素来不怎么说话的赵家娘子瞠目结舌。

倒是阎笑年纪小,双手撑开,声音都哆嗦。

“哥这么多粮食”

“我这辈子都没见过。”

震撼的何止是这个孩子,一同来搬运东西的周麻子几人只觉在做梦。

阎赴倒是冷静,开始指挥。

赵家娘子去清空了大院的仓房,又往地上铺了好些干柴草和草席。

阎狼,周麻子几人都是力气大的,跟阎赴一同开始搬运。

说来不多,可是十多人也是搬到三更天,才终于疲惫看着装满大半的粮仓。

阎赴揉着发酸的肩膀,来回踱步思索着。

这只是第一批,便已装了这么多,接下来,还会有粮食源源不断送回来。

要吩咐周麻子几人连夜修建几间大库房才是。

好在农家大院虽破旧,到底占地面积够大,多修建几间库房不碍事。

而且现在粮食看起来很多,实际上还远远不够。^y/u`e¨d+u.d^i?.~c-o~m?

粟米和大米,面粉总共加起来也才一万两千多斤,想要造反,这点粮食连一万人都供养不了几日。

光是思索还不够,阎赴索性找来纸笔,一一计算。

从县毕竟地处陕西,北接鞑靼,卫所诸多。

无论是从防备鞑靼来说,还是抵抗卫所大军,至少要拉起一支三万人的队伍,才能保证不被第一时间覆灭。

三万人,半个月的时间当可占据各处要道,席卷周边州府。

所以第一批粮食,必须要囤积三万人半个月之用,至少要保证省着吃能到这个时候。

于是他按照计算,再度提笔,写信给押送第一批粮食返回的阎天三人。

“无比要采购到计算的粮食,能多买便尽量多买。”

“无论是什么粮食,只有两点要求,便宜,奈存放。”

阎天肃然拱手,将纸张揣入怀中。

“是。”

眼见跟着张炼几人久了,昔日一两银子买来的少年如今也愈发沉稳,阎赴平静点头。

阎天本就是送粮食回来,来的快走的也快。

天刚蒙蒙亮,休息片刻的阎赴便再度起身,披着衣服来回踱步。

粮食就是一切,世道太艰难的时候,那些穷苦的百姓一口饭就能卖命。_天`禧\晓\税~枉^ /嶵?薪?彰`结!庚¨辛-哙,

无论是明末时期的张献忠,还是李自成,昔日从陕西走出去,都是靠着粮食吸纳的大片百姓。

至于延按县,如今也必须拿下。

要造反,就必须有铁矿,赤手空拳不叫打仗,叫送死。

他不是流寇主义,也不会学张献忠,李自成,以战养战,那样太侥幸。

嘉靖二十六年不是崇祯年,小冰河还没发展到顶峰,民怨没到不反就死的残酷程度。

他必须将从县经营的如同铁桶一般,稳扎稳打,才有机会掀翻这个暮气沉沉的王朝。

现在自己开始有粮食,谋划铁矿也在日程之上,接下来该考虑造反最重要的东西。

人。

现在自己在县衙的核心,县政司还是一批文书,掌控消息和推广政令不错。

阎狼,张炼,张耀祖和赵渀分别掌管人事,财政,内军和外军。

民心方面,因为接连翻案二十七宗,有自己和四族推波助澜,也算有一点。

但这些不够。

百姓只觉得新上任的知县老爷是个好官,但此刻自己若和他们提,叫他们跟着自己造反,他们只会觉得自己疯了。

所以,必须告诉这些底层最朴实的百姓,一个真正好的世道,是什么样的。

想到这,阎赴脑海中浮现出一路走来看到的景象。

灵丘的破败房屋,广昌冻硬的婴儿,黄河沿岸流离失所冻死在路边的流民,还有人牙子手里的几十个少年孩童。

民心这种东西复杂,必须让百姓真感受到不同。

大明自洪武年间定下的规矩,官吏的低俸本就是缙绅疯狂压榨的重要诱因。

正因如此,原本口口声声自称为了百姓好定下的国策,最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