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零点看书 > 三国:穿越成刘晔,靠玉玺谋天下 > 第63章 铜雀谣 邺城暗涌

第63章 铜雀谣 邺城暗涌

当汉水鏖战,火焚连江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般飞越千山万水,传入邺城巍峨的魏王宫时,曹操那封来自前线的、充满挫败与滔天怒火的军报也几乎同时抵达。′E.Z?暁^税/王′ \吾¨错?内*容`

铜雀台高耸入云,金碧辉煌,象征着曹操无上的权势。然而此刻,台内的气氛却压抑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曹操面沉如水,手指捏着那份染着汗渍和怒火的军报,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他面前,程昱、荀攸、贾诩等心腹谋士垂手肃立,大气不敢出。

“好一个刘子扬!好一个诸葛孔明!好一个庞士元!”曹操的声音冰冷得如同九幽寒冰,“水师尽丧,损兵折将,竟连襄阳城墙都未能摸到!还说什么玉玺妖法,雾气锁江?孤的十万大军,莫非都是泥捏纸糊的不成?!”他猛地将竹简摔在地上,碎片四溅。

程昱硬着头皮上前一步:“魏王息怒。诸葛亮诡计多端,兼有妖器相助,确非易与。然其困守孤城,外援断绝,久守必失!当务之急,是稳定军心,督促各军加紧围困,断其粮道,耗其锐气。待其疲敝,再行雷霆一击!”

荀攸也补充道:“仲德公所言极是。此外,襄阳新附,人心未稳。?五-4¨看_书\ ^已.发′布\罪¢辛?蟑?节^贾文和之计当加紧施行,广布流言,离间刘晔与刘琦、马良等荆州旧族,若能使其内乱,则不攻自破!”

曹操深吸几口气,强压下沸腾的杀意,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一直沉默的贾诩身上:“文和,流言之事,进展如何?”

贾诩躬身,声音平淡无波:“回魏王,流言已如种子播撒。襄阳城内,关于刘晔乃‘妖星转世’、‘玉玺噬主’、‘欲夺刘琦基业’等言语,已悄然流传。刘琦府邸外,亦多了些不明身份的窥探者。只需假以时日,再加一把火,或可奏效。”

“好!”曹操眼中凶光一闪,“这把火,孤来添!传令:将俘获的刘晔部将蒋钦,押至襄阳城下,每日鞭笞示众!孤要那刘晔、诸葛亮看着他们的忠勇之士,受尽折磨!” 他要用蒋钦的血,来瓦解襄阳的士气,逼迫刘晔做出不理智的举动。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若有若无、清脆稚嫩的童谣声,由远及近,在寂静的铜雀台宫苑中显得格外清晰:

“铜雀台,铜雀台,

金玉为阶血泪埋。

压得真龙难抬头,

九鼎泣,山河哀…

铜雀台,铜雀台,

王气黯,祸事来…

真龙怒,腾云起,

铜雀倾覆化尘埃…”

童谣反复吟唱,词句诡异,直指铜雀台镇压龙脉,招致灾祸。!l~a\n^l^a*n`x^s...c!o+m~殿内众人脸色皆变!曹操更是勃然色变:“何人在此妖言惑众?!给孤拿下!”

侍卫慌忙出去,不多时回报:“禀魏王,是几个顽童在宫墙外嬉戏传唱,已驱散。然…此童谣似已在小范围流传开来,不知源头。”

程昱眉头紧锁,捻须道:“此谣恶毒!直指铜雀台镇鼎(冀州鼎)乃僭越之举,反招灾祸。定是刘晔细作所为,意图动摇邺城人心,乱我军后方!其心可诛!”

贾诩却微微眯起了眼睛,看向铜雀台地宫的方向,若有所思:“童谣…铜雀…九鼎…真龙…祸事…魏王,此谣看似荒诞,却句句有所指。莫非…与那地宫中的‘鼎’有关?陆伯言尚在狱中,此谣,会不会是……”

曹操猛地看向贾诩,眼中精光爆射!他也瞬间联想到了被关押在铜雀台地牢深处、曾试图盗鼎的那个少年谋士——陆逊!自被擒后,陆逊一直表现得沉默而虚弱,难道是在装疯卖傻,暗中布局?

“带陆逊!”曹操厉声喝道。

阴暗潮湿的地牢深处,陆逊蜷缩在角落的草堆上,脸色苍白,嘴唇干裂,眼神似乎有些涣散。被粗暴地带到曹操面前时,他瑟缩了一下,仿佛被刺眼的灯火吓到。

曹操鹰隼般的目光死死盯着他:“陆伯言!那‘铜雀谣’,可是你所为?!”

陆逊茫然地抬起头,眼神空洞,似乎听不懂曹操的话,只是喃喃自语:“鼎…好大的鼎…有龙…龙在哭…压住了…飞不起来…祸事…祸事要来了…” 他语无伦次,状若疯癫。

程昱上前一步,厉声道:“陆逊!休要装疯卖傻!分明是你暗中指使,散布谣言,乱我军心!”

陆逊仿佛被吓到,猛地一哆嗦,把头埋进膝盖,身体剧烈颤抖起来,嘴里反复念叨着“龙哭…祸事…”,再无其他言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